如东县司法局立足工作职能,坚持将司法行政工作充分融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,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、畅通权益保障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,为如东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一是坚持多元融合,打造“润心景”。创新探索“法治+”融合普法新模式,将栟茶古镇文化与现代普法需求相融合,打造“法惠南沙”法治文化品牌。依托南沙书院法治茶馆、茗海戏楼等特色场景,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,提升学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。联动乡村旅游文化节、农民丰收节、新春民俗游等活动,将法治文化、法治元素有机融入旅游活动体验,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。以古镇特色美食“土包”为原型,设计普法动漫IP“栟小司”,赋予法治宣传亲和力与辨识度,强化群众文化认同;开发普法钥匙扣、手提包等系列文创产品,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,扩大普法渗透力。
二是强化执法监管,助力“安心游”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”制度,编制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、行政执法裁量基准、监督方式等目录清单,并按照“谁履职、谁公示”的原则,主动公开并进行动态调整。借助“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”联合县文广旅局推出“二维码”智慧执法模式,通过“事前备案-计划匹配-扫码入企-全程留痕-事后评价”五步工作法,确保执法行为规范透明,实现行政执法质效与营商环境优化双提升。聚焦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,紧盯海鲜餐饮、重点景区、景区购物、旅行社经营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整治,为游客营造诚信、规范、文明、安全的旅游环境。今年以来,春节、“五一”和端午期间涉旅投诉率同比下降32%。
三是聚焦维权保障,实现“宽心行”。强化涉旅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建立健全与12345政务热线联动机制,实现线上线下快速处置游客投诉,引导信访群众按照法定途径和程序依法理性反映诉求。与文旅部门签署“法旅融合共建框架协议”,建立联席会商、信息沟通、共建共享等工作机制,精准对接游客、商家的法治需求。整合资源力量,利用三星村梨花节、古镇夜市等活动契机,现场提供调解申请、普法宣传、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,精准回应群众法治需求。积极组织策划志愿服务项目,鼓励和引导律师、基层法律工作者等送法进文旅场馆,通过讲解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,帮助群众提升维权意识和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