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如东县司法局集聚优势资源、加强部门联动,“三链”协同推进小微企业法治体检服务,助力疏通市场主体“毛细血管”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一是创新“法治助微”体系,密织风险防范链。由县司法局统筹协调,各镇(街道)司法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联合组建15支“法治体检”服务小组,吸纳镇(区)安监、市监、人社、税务等部门人员提供专业支撑,形成“法律+技术+企业服务”的三维协作机制。建立72小时响应机制和双周进度汇报制度,一旦企业有法律需求,服务小组迅速响应。今年5月份启动“法治体检”专项活动以来,已走访284家市场主体,排查风险125项,化解纠纷56起。延伸服务触角,依托恒悦食品机械等企业成立“法治会客厅”,以体验式、互动式搭建政企服务桥梁,建立长效服务机制。县司法局联合市场监管、劳动保障、安全生产、生态环境等多部门与小微企业开展对话13次,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8份,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15条。
二是推行“定制菜单”模式,构建精准服务链。针对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的企业特性,量身定制体检单,累计出具报告114份,成功排查各类法律风险隐患125项。依托30多家网格驿站设立定点服务窗口,通过开展法律专题讲座、一对一专属咨询等方式,持续扩大服务辐射范围,纳入服务体系的企业数量实现翻倍增长。建立“一对一”服务档案,为存在“法律风险”企业安排法律顾问开展定期回访,目前已累计为1387家小微企业提供了合同规范、风险排查等服务,建立服务档案200余份,帮助企业避免潜在损失超千万元。以“法治体检”案例为蓝本,整理形成风险预防手册,通过全面排查,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滋生土壤,为企业营造稳定、安全的发展环境。
三是打造“一站融合”平台,联通维权共治链。围绕企业在合同审查、纠纷调解等方面的高频需求,整合各类涉企法治服务资源,在岔河等镇(区)试点设立镇(街道)涉企法治服务中心,通过优化服务流程、简化办理环节等举措,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。同步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纠纷快速处理绿色通道,让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能得到精准对接、高效解决。截至今年7月底,已成功调解纠纷28起,平均时长缩短30%,企业对平台服务的满意度达100%。大豫镇法治体检团队在调处两家企业间长达5年的租赁纠纷时,联合住建部门、专业检测机构用原需时间的三分之一完成取证和责任认定,并引入分期履行及提前履行优惠条款,助力承租方恢复产能、出租方逐步收回欠款,使双方企业获得双赢。